找到相关内容7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顺大师著:中观今论(4)

    十二门论’说:“若不知二谛,则不知自利、他利、及共利”。修学佛法,不外为了自利、利他、俱利,这可见修学佛法,应该对二谛彻底理解一 番!   二谛即世俗谛、胜义谛,或译作世谛、第一义谛,俗谛、真谛。佛依二谛...虚妄不真而障于真相的。胜义谛,是圣人智见体悟诸法本相,而非一般的认识所认识的。这是特胜的真智界,故名胜义,即第一义谛。佛法教化众生使它从迷启悟,从凡入圣,主要以此二谛为立教的根本方式。对二谛虽有各样的...

    印顺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2044158.html
  • 圆测佛学思想的特点

    存在”。道生认为,小乘所说的存在之“ 补特伽罗”是不存在的。小乘所肯定之“补特伽罗”的作用,到了道生则被否定掉了。到了真谛已经把“佛性”和“阿赖耶”、“二谛”和“胜义谛”相提并论,在最高的范畴里使用“...圆测所说的“胜义谛”或“圆成实性”都是在一定意义上“佛理”的转化。他对“三性”的解释则体现了“胜义谛”或“圆成实性”代替“佛性” 和“二谛” 的思维发展脉络走向教观并重的中国佛学发展路线。圆测佛学是站在...

    智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3747966.html
  • 西藏佛教的修行道

    根源。三转法轮的经典还包括《解深密经》,西藏有些上师说这部经也是了义经。   觉朗派学者则持特殊的空见,称为「他空」,提到不同的法各有不同的空。世俗谛是自空,胜义谛是他空〈空无世俗谛〉。   你...圆满次第,都有极高的悟证。但如果我们把空诠释成诸法自空,故一切皆不存在,就好象说什么也不存在。   因为他们主张世俗谛自空不存在,他们就主张胜义谛真实存在的自性有。当他们谈到这种胜义谛空时,是指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4243602.html
  • 四圣谛的多层义蕴与深层义理

    以来,视四圣谛为世俗谛而非真谛(或称胜义谛),且龙树之后大乘各宗产生种种根本佛教乃至原始佛教原来没有的,超越四圣谛的种种新说,有违佛陀金口直说的原先用意,因此大乘实非佛说,不是真实的佛教。   我们如...烦恼、所知二障所缠缚的不觉凡夫,循著佛法点出的光明方向厌离苦海而渡至彼岸。因此,对于不觉凡夫来说,四圣谛有如胜义谛,而小乘佛教便是站在凡夫立场很“忠实”地依文解义,信奉四谛说为...

    傅伟勋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3941023.html
  • 时轮深道:佛教觉囊派显密传承概述

      为利众生身披袈裟者  无垢大智妙吉祥化身  多罗那他无上大尊者  妙音功德遍覆现虚空(4)圣教赞  世尊最圣了义他空见  金刚教法不灭世世明  微妙胜义谛圆满浩三界  绿度母尊依护转法轮(5)弘法...空论讲,一切世俗谛和胜义谛所摄诸法都是从我们主观上成立的,即我们所认识的一切被我们以为实有,其实是主观上假设成立的,而并非实有。他空论讲,一切世俗只能称为世俗法,所谓之“谛”不过是在我们的认识能力有限...

    卓格·永丹嘉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5148732.html
  • 二谛与三性说之辨析

    、中观派:二谛  “二谛”是胜义、世俗二谛。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。世俗谛,也称假谛、事谛、名相谛,一般是指世间所见的真理、道理。胜义谛也称真谛、理谛、实谛、第一义谛,是指圣者所见的诸法实相。  不光大乘...被称为安立谛,真谛被称为非安立谛。【见《释氏要览》(宋  道诚集)】  如《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》云:  复言世尊!若有如是四圣谛者;何缘世尊复说二谛?谓世俗谛,及胜义谛。世尊告曰:即于如是四圣谛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3460430.html
  • 唯识宗语言哲学初探:名言及其意义的生成与消解

    胜义谛各自开列为四重,再依照“二谛有无体异、事理义殊、浅深不同、诠旨各别故”,将二谛开为四重:名事二谛、事理二谛、浅深二谛、诠旨二谛。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》卷上本则分三类将其组合成三十九句,“如是二谛合有...真如之理列人胜义世俗谛,显然软化了真如离言之立场。  窥基认为,胜义谛有境界、道理两种意义。四重胜义谛, “第四胜义,多分依于道理名义,废诠谈所指”的“义”归摄于遍计所执性,显然试图在保持视语言为施设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3161691.html
  • 窥基与唯识宗的创立

    指真谛和俗谛,前者又名胜义谛、第一义谛或空谛,后者又名世谛、世欲谛或有谛。二谛理论,印度大乘佛教都讲,但诸派所言略有不同。窥基在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》卷上本中说过,唯识性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:“一、依三性...窥基综合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六十四、《显扬圣教论》卷六所言的“四种世俗”义及《成唯识论》卷九所说的“四种胜义”为一体而将二谛开为四重,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唯识“四重二谛”说。窥基先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各自开列为四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073524.html
  • 中观宗“不许诸法有自相”的问题

    是指境,即胜慧之境义;“谛”是不欺谈义;故名“胜义谛”。或“义”是指所求通达的真理,此理最“胜”,故名“胜义”。谛义同前)。这胜义谛即是世俗谛法的真理,并非离开青色等世俗法外另有一种实法为胜义谛。换句话说,这二谛就是缘起诸法的两方面,因缘所生有能作所作等作用的一面,是世俗谛;无实自性的一面,就是胜义谛。极概括而又全面地说,即“缘起性空”是。缘起性空,是一法上的两种性质,并非对立的两个东西。  又...

    法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3945555.html
  • 真空妙有 与有依空立

    。约凡圣的差别而言:圣智所见的特殊境界,属于胜义谛;凡情所认识的庸常范畴,属于世俗谛。在菩萨道上,有般若与方便二道:「般若将入毕竟空,绝诸戏论;方便将出毕竟空,严土熟生。」前者为真谛,后者为俗谛;这是...佛教思想暂且不论,大乘佛教三系的演进,形成鼎立之势。(一)性空唯名论:世俗谛中唯是假名,胜义谛中毕竟空。如四圣六凡、蕴处界三科、有无与无为、生死与涅盘、世间与出世间等等名言,皆是世俗假名安立;于胜义谛中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649584.html